
隨著我國城市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比較有代表性的3個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除了這3個城市群,我國其他地區城市群的雛形也正在逐步形成,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市群如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交通至關重要。
我國城市群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交通網絡尚不完善。我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更多是考慮點到點、區域和區域之間的連接,所以城市群的形成也多是依托這種所謂區域間的交通運輸方式適應城市群交通發展的需要。
其次,運輸服務水平偏低。我國目前交通運輸服務類型和組織方式更適合于長距離運輸,對中短途運輸不一定適宜。所以,專門服務于城市群類城市之間的交通服務水平就顯得較低。
再次,體制機制尚未理順。交通運輸部的關注點更多是在區際間交通或者在城市內交通上,但是對城市群區域性的考慮不夠。
城市群交通運輸網絡規劃的思考
交通運輸網絡是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城鎮化空間形態的重要引導,更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國相關管理部門應系統研究、超前謀劃城市群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布局和建設問題。
第一,要適度超前建設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以適應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需要。隨著我國未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專家預計每年將有1000多萬人轉移到城鎮,交通運輸量將持續擴大,網絡規模、運輸能力和銜接節點需要適度超前規劃和建設,以適應需求。
第二,要合理布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以優化城市群空間結構。以前,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更多考慮是否適應當下需求的問題,現在,相關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的引導作用,優化城市及城市群空間布局,以適應組團式城市發展和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的需要。
城市群內部的聯系主要有3個層面:第一個是城市群各城市間以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干;第二個是城市群中心城區與各衛星城間以市域鐵路(市郊鐵路)和快速公路(道路)為重點;第三個是城市和小城鎮間以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為重點。以這3個層次形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適應性更好、更高、更強。
第三,要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運行效率,以適應集約高效城市群發展的需求。作為網絡規劃,只有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的運行效率才能滿足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的高效運行主要包括4個層面:各城市間通道要“快速、暢通”;中心城區與各衛星城間通道要“便捷、高效”;城市與小城鎮間通道要“廣覆蓋、全通達”;交通網絡節點銜接要“順暢、無縫化”。
例子:
東京地鐵總里程只有300多公里,但是服務于東京圈的軌道交通總長為2000公里,除山手線以外放射狀的線路有20多條。東京圈軌道交通的服務功能就是服務于中心城區和衛星城之間,中途覆蓋了盡可能多的經濟聚點,中心城區和各衛星城之間的通道讓市民感到便捷、高效。像城市地鐵一樣,東京市郊鐵路也呈現高密度,像公交車一樣,發車間隔只有幾分鐘。
第四,要建設綠色低碳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以適應生態城市群的發展需要。由于人口密集,我國對發展綠色、低碳交通的需求更高,我國應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使其成為城市群交通運輸系統的骨干,積極發展市區、市郊及各城市間公共交通,鼓勵發展新能源、低排放的私人交通工具。
(摘自中國交通報消息)